相关阅读:上观新闻|湖北一地被指强制推广公墓:夫妻或能合墓土葬,省民政厅正处理
从2024年3月20日起,随州市政府强令全域所有居民死后必须购买公墓,就连住在大山里面的农民也得买公墓,否则予以扣留骨灰并收取寄存费,公开强买强,大搞“死人房地产”。全随州市的
有村干部必须24小时盯紧村民们,一旦发现哪家死了人就立赶过去全程跟随监督,确保每个死人都进收费公墓。
今年五一期间,随州广水市长岭镇大批居民连续三天走上街头,并堵塞了316国道,要求停止强买强公墓,当局出动了大批民警特警警赴现场维持秩序,并曾试图带走一年轻男子,但被群众
制止。
CDT 档案
标题:强制购买公墓,湖北随州太随意
作者:常识流通处
发表日期:2024.5.8
来源:微信公众号“常识流通处”
主题归类:公墓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就连武汉大城市都没有强制买公墓,可以把骨灰深埋留坟头,也可以抛入长江,也可以带回老家土葬。事实上去年国家殡葬条例已经删去了“强制执行火葬”条款,只说要提倡火葬,既没有说
要强制火葬,更只字未提“必须购买公墓”,纯属随州地方政府自作主张的违国家法律、敲诈勒索农民。
随州属低山丘陵地区,北有桐柏山脉,有大洪山脉,全境90%以上面积为地广人稀的山区,平原仅7.6%,到处都有山坡可以埋,根本就耕地,而且土坟最多过百年就会风化消失,根本
没必要埋公墓。与其强制火葬买公墓、激化官民矛盾,还如禁止水泥包坟,鼓励深埋留坟头,这样既劳民伤财和伤害群众感情,又用土地。
现在房子动了,以往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为了督促农民尽快火葬买公墓,随州地方政府还推出一系列所谓“减政策”,但老百姓都知道,这只是先诱骗你上套,后期肯定要一步步加价杀
猪,这是额外加农民负担。农村土葬虽然也花钱,但这笔钱毕竟是在村民之间内部流转、人情往来互相帮忙,最终互相抵消后其实并没有花多少钱,然而官方故意装傻说“强制火葬买公墓是为
了给农民减负”“强制做慈善”,然后真金白银的把这笔民间人情往来的钱强行截下来为己有,强行与民争利。
而且公墓只有20年使用期,只是暂存,等于是让老百姓永久交费,等到第三代、第四代人续费后,就会被刨出来扔掉,根本就谈上“入土为安”。说白了就是:就算你活着买房,死了也
逼你买公墓。
随州是一个五线山区小城市,经济以农业为主,广大农民生活并富裕。作为地方行政领导,想着怎么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造福百姓,而净想着怎么搜刮老百姓,他们自以为聪明的“发现了
商机”,居然把人口老龄化看做盘剥农民的绝妙机会,于是整出“死人房地产”的缺德主意。
另上观新闻报道——
2024年1月15日,当地媒体曾发布《随州发布最新政策问答,事关这项改革》(以下简称《问答》),针对随州市殡葬改革政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答》中提及,该市丧葬旧俗影深远,私自土葬、散埋乱葬、骨灰装棺葬现象分普,土葬用地趋于紧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祭祀山火时有发生,丧事活动讲排场、比阔气的现象给群
众造成极大负担。
“全市原有火葬区火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全域火葬政策的目标是“殡葬设施建设覆盖率100%、遗体火化率100%、骨灰进公墓安葬率100%”。
述《通告》和《问答》发布后曾引起网友热议。有支持者表示:“丧者进公墓,少了棺木费、抬棺费,总体开支在减少”“传统丧葬风气好,一般花费要六七万,生多尽孝,死后薄葬就行
”。
也有大量对强制进公墓持异议者,认为“只要是基本农田,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此外,担心“后续管理要一直花钱,等哪天后人续费了怎么办”。
记者注意到,《问答》中还提及,《通告》开始执行之后,特殊情况下夫妻双方也能合墓土葬,“夫妻双方一方去世已土葬,并为另一方预留了墓,另一方在2024年3月20日零时之后去世的,
能与之土葬的一方合葬,遗体必须火化,骨灰必须进公墓安葬。否则,会引起攀比,造成全域火葬政策难以保证公平执行。”
此条也引发网友热议,“往后走了还许合墓?非把别人生生拆开?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7649.html
Wed, 08 May 2024 11:05:16 +00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
--- SoupGate-Win32 v1.05
* Origin: fsxNet Usenet Gateway (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