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tf-8?Q?[CDT]=20=E5=B8=B8=E8=AF=86=E6=B5=81=E9=80=9A=E5=A4=84=EF=BD=9

    From Mobot@21:1/5 to All on Mon Jul 1 20:28:01 2024
    来源:审计署

    如果不是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估计舆论很难相信。

    CDT 档案卡 标题:审计署:66个县挪用学生营养餐补助偿还地方债 作者:常识流通处
    发表日期:2024.7.1
    来源:微信公众号“常识流通处”
    主题归类:困难群众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2024年6月25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披露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报告指出,重点审计了13省159县2021年至2023年8月补助资金231.37亿元,占抽审县同期补助总金额的91%。

    其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补助资金管理使用较为混乱。有的被直接挪用,66县将19.51亿元用于偿还政府债务、基层“三保”等支出。

    有的被变相挤占,41县和1533所学校等通过压低供餐标准、虚构采购业务等变相截留挤占2.7亿元。

    有的被串通套取,5县教育部门与中标供应商合谋,通过供应商分红、捐赠等方式套取4216.02万元,用于发放福利等。

    二是部分供餐单位违规经营。

    147家供应商和部分学校食堂等供餐单位违规经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供餐。

    三是餐食采购招标和供餐监管等不够规范严格。

    25县通过违规直接指定、设置不合理条款等方式,确定52家供应商向2605所学校供餐。

    78户企业或个人通过违规借用资质、伪造资料、围标串标等方式,中标 35 县的101个营养餐项目。监管权力寻租,相关监管部门和77 所学校的工作人员,在供餐监管等过程中涉嫌徇私枉法,谋取个
    人利益。

    注意以上数据是13省159县。审计时间是2021年至2023年8月。也就是说 仅两年。

    此外与农村相关的还有:

    一、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扶贫方面,21个县为完成任务凑人数,违规以2167名公务员、在校生等抵顶农户培训,浪费补贴153.39万元。

    二、相关社会资本方拖欠11.11万户农户土地流转费等2.13亿元,将农民所投资金等1843.65万元卷款“跑路”,收购农产品时恶意压价等560.64万元。

    三、69个县村集体资产69.68亿元管理运营不善,其中26县5000.25万元资产被村干部等侵占或无偿使用;

    四、27个县强行归集1245个村集体的财政补助14.66亿元,主要挪用于偿还债务或对外出借。

    实际上根据报告,国家审计署在审计时发现的问题远不止上述这些。

    以下是《审计工作报告》全文: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9363.html

    Mon, 01 Jul 2024 16:09:18 +00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

    --- SoupGate-Win32 v1.05
    * Origin: fsxNet Usenet Gateway (21:1/5)
  • From Mobot@21:1/5 to All on Mon Aug 19 20:42:38 2024
    CDT 档案卡
    标题:是谁杀死了那个出租公寓里的外地女孩? 作者:里约热泪奴
    发表日期:2024.8.19
    来源:微信公众号“常识流通处”
    主题归类:底层社会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这几天,网上出现了一篇爆款文章,名叫《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也许你已经看过。

    这是个悲伤到令人窒息的故事。一个女孩,从贫困的西海固考入北京某211名校,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来到西安后,孤身一人死在出租公寓里。年仅33岁。

    她死了20多天之后,才被人发现,那时她的遗体已经面目模糊,高度腐烂。也就是说,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没有人注意到她这样一个人消失了。

    细节还表明,她是故意把自己饿死的。是怎样的绝望,让她作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因为某种压力,这篇文章被作者自行删除了,但我毫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压力“来自于它传递的是一种负面信息,但一个基本常识是,那些被称为负面的事物,不是不让被看见就真的不
    存在。

    现在我想来说一下,到底是什么杀死了这个可怜的女孩?

    是下行的经济环境。

    作为贫困地区考出来的大学生,女孩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因为这是多数人改变命运的途径。然而,她毕业后,却正赶上经济开始缓慢往下走的时代大背景。这意味着很多岗位消失了,很多人
    赖以安身立命、成就自身价值的工作机会,蒸发了。

    一位长者说过一句放,大意是,一个要想获得成功,个人努力固然很重要,但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进程。事实如此,今天那些在写字楼敲键盘的白领年轻人,比起他们在地里刨食的上一
    辈,只是赶上了一个更好的时代。

    是不公的竞争、各种隐性的社会腐败。

    毕业后的几年,女孩一心考公,多次取得家乡省份事业单位笔试第一的成绩,却连连因面试环节落榜,最终不得不怀着失望远走他乡,四处漂泊。

    你可以认为她只会考试,但一个人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就会知道,多次笔试第一却过不了面试,里面真的没有猫腻么?前几天我写过一篇文章,如今进入体制内的很多年轻人、很多被曝光的年
    轻官员,学校与学历都有点上不得台面。这背后,有没有一张纵横交错、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很多人心中都有答案。

    是贫困地区根深蒂固的愚昧落后。

    文章写道,“……远远看到他们已经拖着一个并不大的行李箱下了楼,女孩的遗物真的少得可怜。可下一刻,我就目睹了女孩的父亲,将那个行李箱毫不犹豫的扔进了路旁的垃圾桶,没有丝毫不
    舍,没有丝毫留恋,头也不回的走了。她就这样消失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是父母消失的女儿,是村里消失的骄傲,是我素未谋面的消失的房客……“



    宁夏西海固农村

    在她死后,父亲对她的骨灰都不在意,说:“女孩没嫁人就死了的,不允许进自家祖坟,即使嫁人了,没生娃就死了的,也入不了夫家祖坟,最后都是尸骨难寻。”

    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家庭,一定是她想努力逃离的,也阻止了她在外面打拼失败、将家作为港湾的可能。

    是她的心气。

    没有找到与内心孤傲、与名校出身、与家人期望相匹配的工作,那又怎样?很多名校毕业生,不是选择送外卖来作为人生的一个驿站吗?但是她过不了这个坎。小镇做题家极高的自我期许,与强
    烈的现实挫败,想来曾在无数个日日夜夜撕扯着她的心灵。

    是人心的贫瘠。

    女孩去世前,女房东成了她微信上唯一的一个联系人。

    我在想,如果她还有非常要好的值得托付心事的朋友,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她非常牵挂的人,她会不会不致如此绝望与孤独?33岁了,她的生命,有没有被爱情灌溉过?

    当然,她的选择一定跟她的孤僻性格有关。但是,各位,你有没有觉得,这个社会的人心正在荒漠化,每个人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孤独?说到爱情这个事物,我想再多说一句,我认为它是上天送给
    人类的礼物,是帮助一个人超越世俗的力量,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将它变成计谋与攻防,使它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品——我只是相信,对这个女孩来说,如果这婆娑人世有一个她爱的人或者
    爱她的人,她一定不会在悬崖上纵身一跃。

    ……

    杀死这个女孩的事物,也正在一点点杀死我们。

    再说一遍,女孩的悲剧只是个案,但她所遭遇的,我们也往往难以幸免。世道艰难,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有更多与悬崖对抗的勇气,就要学会捍卫那些庇护我们正常生活的常识,要学会为
    不公而呐喊,学会对他人命运有更多共情,学会用爱、悲悯来填充内心。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734.html

    Mon, 19 Aug 2024 15:20:59 +00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

    --- SoupGate-Win32 v1.05
    * Origin: fsxNet Usenet Gateway (21:1/5)
  • From Mobot@21:1/5 to All on Wed Sep 4 20:38:23 2024
    CDT 档案
    标题:很多进口,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作者:里约热泪奴
    发表日期:2024.9.4
    来源:微信公众号“常识流通处”
    主题归类:我是神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使是出于私心,我也想在这里呼吁一下。

    昨晚读到一个杭州朋友的文章,他的6岁孩子最近得了支原体肺炎。按照经验,注射进口阿奇霉素是医学上的首选治疗物。这款物的商品称叫“希舒美”,由美国辉瑞物公司生产,其中
    括阿奇霉素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以及注射用阿奇霉素等多剂型。

    年以,也就是在2024年的春季,他的另一个孩子也得了支原体肺炎,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用了进口的注射用阿奇霉素,很快就痊愈了。但现在,他带孩子就医时,仅门诊开出来该物
    住院也同样没有,医院现在统一使用的是国产注射型阿奇霉素,商品称叫“巴珠”。

    他的后怕从此开始了。

    “第一天输液回家,此的高烧根本没退,而且还到了39.6度的新高。当天晚上得给他喂了美林退热,度过第一晚。

    第二天早上,体温都在38度以下了。但是下输液结束回家,到了晚上九点,体温又到39.6度了。“

    还好,他在朋友的建议下,赶紧到省儿童医院,在那里终于用上了“希舒美”——尽管各审批流程也很琐碎——当天晚上,高烧就了下来,在38度以下,而且抬头。

    我的这个朋友由得感叹:杭州有1200万常住人口,作为一个被认为是新一线的好城市,这里的儿童都能用上被公认最有疗效的物,那么其他的地方呢?

    这样的感叹也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我家里也同样有两个儿童,今年春季,两个娃也都感染过支原体肺炎。我确定深圳的医院否同样紧缺“希舒美”,如果是,接下来秋冬季又可能面临各流
    感高发期,若慎染上怎么办?

    这也正是我文所说的“私心”所在。每个有孩子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私心”吧。



    那么,进口的注射用阿奇霉素都去哪了?

    我的杭州朋友原本以为是进出口管制导致稀缺,但他查了很多资料,没有查到相关的管制规定。而且“无论从科学、人文与逻辑上讲,都可能去管制一款治疗肺炎的物”。

    后来他知道,这进口在很多医院下架,是因为被“撤网”了。

    什么叫“撤网”?这是一个医学黑话。目,各省搭建了医采购平台,作为公立医院和企业之间买品的主要渠道。它的角色类似于网购用的电商平台,企业把品展示在平台上,公立医院
    从平台上下订采购,这个过程被笼统称为“挂网采购”。

    “撤网”,是把原先展示的品信息从平台上撤下来,能通过平台采购该品——2023年11月,国家对包括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在内的42品组织开展集中带量采购。按照规则,报价较低的9
    中选,希舒美报价5.58/袋,比第90.98元/袋的报价高出约4.7,排在末最终落选。

    也就是说,疗效最好的品,因为“价格高”被国产挤了出去。

    我的杭州朋友在文中说,“以价格为由把希舒美从肺炎物里剔除出去,这仅是逻辑和医学上的错误,而且是对炎黄子孙的戕害和犯罪。”你可以将它看成是他因为孩子刚刚无端遭罪后的激愤
    之言,但是,我想,在很多方面你可以支持国产,在物方面尤其在治疗孩子相关病症的物方面,我相信没几个人会真诚地支持国产。

    那些可能认为买为手机就是爱国、买苹果手机就是汉奸的家长,在孩子得了支原体肺炎后,你觉得他会选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那些到麦当劳门口抗议的爱国大妈,让她装个国产心脏起器试试?



    杭州朋友在文中还写道,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医生、综合ICU主任叶盛,根临床实践认为,病原体对国产阿奇霉素的耐性非常高,他直言讳地告诉患者:“忘了它吧!”

    与之相,读到某官媒一篇报道,认为这是消费者“对进口原研产品有偏好有依赖,对跨国公司定高价的行为也相对宽容,如同开了美颜滤镜“:”……列入研究的阿奇霉素、头孢地尼、利奈唑
    胺等抗菌物,以细菌清除、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率、良应发生率等多项指标,开展基于真实世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中选仿制与原研在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上无统计学差
    异。“

    我想告诉这篇报道的作者,如果你有在孩子生病时选进口选国产,我就你,否则的话,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报道中令我触目惊心的一句话是:“同时,也有少进口、原研退出中国市场。完全统计,有161进口未在我国注册,其中乏过去临床常用的知品。”

    其实,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进口与国产,而是疗效。在国产存在质量缺陷的情况下,急吼吼将高价进口排除在外,确实是一对他人生命健康负责的表现。或者,具体到阿奇霉素而言,比
    较稳妥的做法,是将5.58/袋的进口与0.98元/袋的国产一并列上,给人们一个选择权。

    热播电视剧《父爱情》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上世纪某个年代,男主正在追的女方的侄子突然得了一急病,急需一进品救命,可是该只有部队医院有,而且需要审批。男主凭着炮校学员
    的身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搞到了这,俘获了美人心——这样下去,电视剧里的镜头,会会成为我们现实的一部分?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1167.html

    Wed, 04 Sep 2024 06:35:23 +00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

    --- SoupGate-Win32 v1.05
    * Origin: fsxNet Usenet Gateway (21:1/5)
  • From Mobot@21:1/5 to All on Tue Sep 17 20:46:03 2024
    CDT 档案 标题:肃条与滋润:转移支付下的县城中产生活还能维持多久?
    作者:常识流通处
    发表日期:2024.9.17
    来源:微信公众号“常识流通处”
    主题归类:转移支付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中秋夕,回了一趟老家,湖中部的一座县城。

    经济方面,有两个主要的观感。

    其一是,市面上看起来真的要肃条了少。

    出了市区高铁站,打车去岳家。岳所在的这个县城距市区只有几公里,些年经济的高歌猛进,已将县城与市区连成一片。

    一路上,见到少没有拆除脚手架的楼盘。司机师傅说,这些楼盘很多已停工,也掉。以5000多一平方的房子,现在到4000,还是动。

    回到家,谈到经济,岳说,现在生意好做了,很多铺面租出去,“基本上上家退租了,就很难找到下家。”

    她跟我说起她的一个熟人,有一间铺面出租,租约到期后,这个熟人与租客商量适当涨点租金,这在过去是一惯例。没想到租客二话说,在附近另外找了间铺面。这个熟人眼眼见一个月过去
    没有新租客上门,只好回过头去找那个租客,情意点租金。

    过对方并没有答应。

    岳也有铺面出租,我没有问她的铺面情况。过,她的租客是一间连锁店,应该会相对稳定——这年头,似乎只有店的生意还过得去。

    出门会友,散步往,沿途确实见到临街少铺面是关门的。商业旺区,也当年人声鼎沸之景象。

    其二,体制内的日子还是相对比较滋润。

    当地一帮朋友设宴招待我,其中一是中学教师,谈及收入,言及月入9000左右,年入几万,“包含公积金。”

    过他说起来也还是有点心理平衡,“我们这算低的,周边一些县比我们更高。”

    这一点在我岳那里也得到了证实。她退休几年了,“我们这些退得早的拿得少,最近 几年退休的拿得多,某某老师刚退休,一月退休金有8。”

    而当地房价,目平均到四。

    这样的房价收入比,令我这样的来自一线城市的“牛马”艳羡己。

    实体经济的肃条与当地体制内相对优渥的生活,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对比。

    记得去年网上有一篇知媒体人李昌平的文章,叫《警惕县城经济衰退到只剩“公仆经济”的地步》。他说,他跑全国,感受的第一景象是:绝大多数县级城市的工业园区冷冷清清,房地产
    冷冷清清,只有吃吃喝喝还是热热闹闹的。

    市面冷清,吃喝何以热闹呢?

    李昌平总结出了地方搞钱的方式:中央转移支付+病人支付+学生支付+罚款支付+税收支付。这里面最主要的大头就是中央转移支付——句话说,是靠东部发达地区的“牛马”们创造的税收来支


    而中央支付的对象主要以一些机关事业人员为主。一些县市年财政收入只有2~6亿,但年人头费支出达到几亿甚至更多。

    “中央每年数个亿的转移支出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县城吃吃喝喝经济也是稳定的”——但是,如果转移支付减少呢,这样的吃喝经济还支撑得起来吗?

    毕竟,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了,最新的数表明,财政数为正的省市只剩下了上海。

    想起了几年网上有一篇爆款文章《小县城中年粉红,在混吃等死中研究世界局势》。就我所接触的少县城体制内中年男,确实都可归于小粉红之列,崇拜司马,咒骂资本家,排斥现代文明
    理念。

    他们知道,正是他们所对的东西在支撑他们的体面生活。

    支付转移的转出地,主要来自于长三角与珠三角。而这些地方,正是市场经济发达、契约与法律相对完善、通畅的区域。

    “一定要记住,市场经济是唯一能够让普通人过上比较好的生活的体制,没有任何一个体制可以达到这一点。”

    这是张维迎说过的一句至理言。

    是的,只有市场经济能让普通人过上好生活。真正县城体制内中产的生活的,是支付转移,而是运用市场与法治的力量,激活更多的创造力,让肃条的市面新繁。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1518.html

    Tue, 17 Sep 2024 09:41:35 +00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

    --- SoupGate-Win32 v1.05
    * Origin: fsxNet Usenet Gateway (21:1/5)
  • From Mobot@21:1/5 to All on Thu Sep 26 20:35:07 2024
    CDT 档案
    标题:有感于俄罗斯将禁止宣传“无孩生活方式” 作者:里约热泪奴
    发表日期:2024.9.26
    来源:微信公众号“常识流通处”
    主题归类:生育率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看到一则消息。

    俄罗斯国会正在制定一项法律,将禁止当局认为有害的、对“无孩生活方式”的宣传,并对参与宣传的实体处以罚。

    当地时间9月2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如果相关法案获得通过,对实体的罚款最高可达500万布(约合人民币38万元)。

    沃洛金写道,议员们已开始研究立法,“对于这违法行为,公民的罚款最高可达40万布,官员的罚款最高可达80万布,法人实体的罚款最高可达500万布。”

    沃洛金在帖子中指责“无子女运动”贬低了家庭制度,沃洛金强调,“友爱的大家庭是强盛国家的基础。”

    本月早些时候,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年出生婴儿数量为59.96万,较2023年同期减少1.6万,为1999年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由于俄乌冲突,俄罗斯上年的死亡人数也同比
    显增加。

    “无孩生活方式”大约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丁克吧,也就是说,推崇丁克生活方式,在俄罗斯可能涉及违法。

    这使我想到了罗马尼亚历史上著的月经警察。

    1966年,为了“提高人口数量”以“增强国力”,齐奥塞斯库实施了禁止堕胎和节育政策,宣称“生育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国家的人”。并规定禁止离婚,每对罗马尼亚夫妻至少要生四个孩子,
    能受孕的女性要交纳税金,堕胎者将受到判刑囚禁的处罚。

    妇女月经期间,要受到严格的检查与盘问。一旦怀孕月经停止,就一直监视你,监视到你生下来,生都行。

    为保证“政策落实”,齐奥塞斯库命令执法者进驻机关、工厂、学校、农村等对妇女进行严格监控,督促她们每月必须做妇科检查以确保没有使用避孕工具,而对那些避孕的妇女和做堕胎手
    术的医生,一经查出就给以严厉打击,处罚监禁。

    对这些执法者,当时的罗马尼亚人私下为之取了个别称,曰“月经警察”。

    还有苏联的“无子女税“。

    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人口断崖式下。1960——1970年代,苏联为了刺激“人口生产”,曾出台法令,向所有20至50岁(一说20至45岁)的已婚公民,强行征收无子女税——也就是说,结婚生小孩
    ,要额外多纳税。

    从“月经警察“到”无子女税“到禁止对“无孩生活方式”的宣传,看起来是越来越“人性”化了。但说到底,一脉相承的然是权力的受约束、无孔入,是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剥夺
    与打压。

    人口下,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困境。

    久,韩国总统尹锡悦正式宣布韩国进入“人口国家紧急状态” ,将启动全力应对体系,直到低出生率问题解决为止。

    尹锡悦说,“最根本、最致命的问题就是超低出生率引发的人口机”。

    又是“紧急状态”,又是“机”,又是“战略”,韩国之所以如此着急上火,针对人口用上了一连串军事术语,背后是无法回避的人口塌的现实。2023年韩国总和生育率、每妇女生育孩
    的平均个数为0.72,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这一数值远低于在没有外来移民的情况下维持人口稳定所需的2.1的数值。

    英国牛津大学人口学家大·科尔曼曾发出预警,“韩国有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消失的国家”。

    但这又怎样呢?

    能抽着鞭子让民众生吗——如果是那样,繁的意义在哪里?

    所有的文明国家,都只能变着法子“讨好”、鼓励民众生,而是惩罚。

    去年12月19日,韩国仁川市市长刘正福发布了“1亿+idream”政策,在仁川市出生的所有新生儿,都能获得1亿韩元的福利补贴(约为人民币近55万元)。

    在日本,怀孕四个月以上,无论小孩是否平安出生,都可以领到42万日元的补助。而且,从2024年开始,这个补助金额提高到50万日元。

    包括我国,许多地方也推出了鼓励生育的举措。

    是鼓励还是惩罚,是视个人的基本权利至高无上,还是将人工具化,体现了文明与野蛮的分野。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1774.html

    Thu, 26 Sep 2024 11:32:08 +00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

    --- SoupGate-Win32 v1.05
    * Origin: fsxNet Usenet Gateway (21:1/5)
  • From Mobot@21:1/5 to All on Mon Oct 28 20:29:26 2024
    CDT 档案
    标题:运动员是夺金的工具人
    作者:凤凰东方传媒
    发表日期:2024.10.28
    来源:微信公众号“常识流通处”
    主题归类:地方财政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近段时间来,媒体上频频出现“远洋”这个。

    “远洋”,指的是司法机关异地抓民营企业主、查封外地企业财产的行为。

    这一现象,被法律界称为“远洋”式办案。

    “远洋”与“以刑化债”,被并称为抢劫民营企业财产之“双恶”!

    本以为无论是“以刑化债”,还是“远洋”,都仅仅是特殊情况下的个例。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个例,而是现象。

    近日,一份发布时间为2024年4月15日的《广东省情内参》被曝光于公众的视野。

    《内参》称,广东省“互联网业态公司遭受异地逐利性执法,生存难以为继”。近年来,深圳、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已成为异地执法的高发地区。仅广州一地2023年以来就有朴朴、壹健康等
    万家企业遭遇异地执法,多为民营企业,且大部分明显带有逐利动机。

    广东省的内参表示,河出动1600多警力搞跨省办案。河省焦作、商丘两市公安局,出动1600多警力到广州市,对壹健康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远洋”。本来涉案总金额只有60多万元,可河
    的办案人员先后冻结该集团账户64个,冻结资金7.58亿元。按照壹健康的说法,已有数百员工接受警方讯问,有数人被刑拘,数个账户被限额冻结,数个账户完全冻结,涉及资金达数亿
    ,“上市泡汤、企业濒临破产”。

    广东省的内参表示,河出动1600多警力搞跨省办案。河省焦作、商丘两市公安局,出动1600多警力到广州市,对壹健康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远洋”。本来涉案总金额只有60多万元,可河
    的办案人员先后冻结该集团账户64个,冻结资金7.58亿元。按照壹健康的说法,已有数百员工接受警方讯问,有数人被刑拘,数个账户被限额冻结,数个账户完全冻结,涉及资金达数亿
    ,“上市泡汤、企业濒临破产”。

    这是一什么样的行为?

    这是一打着司法的幌子,行抢劫之实的行为。

    这样的行为,一起两起,起二起,广东或许看在兄弟省份的面子上,咬咬牙了。

    但上万起事件陆续发生,了任何省份恐怕都会“婶可叔可”了。

    毕竟,这样的行为,从小了说严影广东的税收和就业,影了广东企业发展的安全感,往大了说,严影了广东省和全国的和谐与稳定。

    当恶意肆无忌惮的时候,就要指望无辜者保持沉默。

    对个人是如此,对一个省份来说,同样是如此。

    于是,广东方面开始进行击,出台相应措施,以尽可能保护本地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必要的干扰。

    广东省出台的措施,对那些大搞“远洋”的部门来说,有着一剑封喉的作用。

    措施规定,省公安厅和省地方金监督管理局形成联动机制,规定异地执法如需冻结广东省民企账户,须经省公安厅核准,能仅凭外省公安机关的一纸公函就轻易跨省冻结民企账户。

    对于宜查封、扣押、冻结的经营性涉案财物,在保证侦查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允许有关当事人继续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的影。

    广东省的这一措施出台后,那些将广东民企当“唐僧肉”,流着口水纷纷跑来广东以“涉嫌犯罪”为由,行“远洋”之实的有关部门,敢放肆了。

    在此之,杭州一家派出所给辖区企业广为张贴「非法入企办案布告:

    加上段时间浙江新湖集团被湖北一县级法院判去百亿元资产,官媒正式击「远洋,浙省的努力,可谓屈挠。

    更早些的2020年4月份,义乌给异地执法的全国同行写了《办案提醒函》,除普及外贸常识外,还警告如果过度执法、选择性执法,将予支持,并报上级部门:

    10月14日,一场关于趋利性执法的防范与治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法律学术、实务界的专家,旨在探讨趋利性执法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害以及治理建议。

    会议探讨的趋利性执法是指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出于对个人或部门利益的追求,采取的违背法律原则和公正原则的执法行为。

    这行为表现为多形式,如异地抓企业或个人以牟取利益,甚至冻结、划转其财产;一些地方和部门则通过下达罚没收入考核指标,导致执法人员为完成指标而过度执法;

    此外,还有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随意罚款、查封,甚至威胁企业生存等。

    与会法学专家建议,异地执法办案,是一概可以,但需要设置提级管辖和共同上级审批制度,并规范对民企高管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羁押措施的权限。同时,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开展专项整治
    行动,建立主官追责制度,遏制异地趋利性执法乱象。

    趋利性执法并非新问题,但在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9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着强调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并提出要规范涉企执法和监督行为。

    10月8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提到,要规范行政执法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坚决禁止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

    此外,《民营经济促进法(案)》中也有关于规范涉企执法和监督行为的相关规定。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2585.html

    Mon, 28 Oct 2024 13:04:59 +00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n this article, feel free to reply to this post. However, for feedback on the bot, please post in the _cn.fan_ group.

    --- SoupGate-Win32 v1.05
    * Origin: fsxNet Usenet Gateway (21:1/5)